营山太蓬山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境内,位居营山十景之首,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、四川旅游景点、风景名胜地和森林植物保护园。
? 太蓬山古称绥山,因山状若海中蓬莱而得名,“何处飞来海上山,两蓬高峙白云间”,曾为川北佛教圣地,海拔731米,幅员面积约2500亩,素有“蜀北名山”之兴誉,“太蓬仙迹”之称。旅游区内有大太蓬和小太蓬,共三个游览区、60多个景点。山中有岩,岩上有洞,岩壁上还有造像、碑记、佛教经典、诗词、游记等石刻群,山上遗有古刹五座和数以百计的摩崖石刻造像,与古刹和题龛造像相辉映的有飞仙桥、朝阳洞等34处胜迹。
太蓬山旅游区群山环绕、风景秀丽,绵延十二峰,崖高数百丈。溪壑奇秀,两蓬对峙,松木秀茂,浓荫蔽日,幽兰黄花,香满山谷,形似海中蓬莱,状若“蓬壶”飞渡。区内以朝阳洞、透明岩和天子读书台最为有名。透明岩,孔穴相连,故又称“穿岩洞”,又因隋代尔朱真人在此栖身,修道炼丹,又谓“栖身岩”。秀士岩,乃李特微时读书处,俗名“天子读书台”,岩下有石床、石桌凳,环境悠然。经透明岩向东行,传说是12真人成仙之处。
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昭宗年间,即建有“太蓬寺”三重大殿,气势宏伟大,香火鼎盛。透明岩以西数里,有一舍猁塔,为太蓬寺方丈慧性智公墓地,建于清咸丰四年,七级六方的石塔上刻有27幅浮雕,有手持吉祥果的沙弥,有打“莲花落”的艺人,有飞禽走兽,千姿百态,引人入胜。太蓬山还现存唐至民国石刻题记39处,还留下了老子李耳云游太蓬的美丽传说、杨贵妃马嵬还魂终老太蓬碑刻明鉴的千古之谜、川陕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权遗址等。
太蓬山山势奇特,峰峦迭异,风景秀丽,洞府迭出,一年四季,云缭雾绕,极目远眺,太蓬十二峰历历在目。旅游区以营造“蜀中旅游名山”为目标,着力打造生态佛教旅游,使沉睡多年的太蓬山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,形成贵妃文化圈雏形,成为集佛教文化、贵妃文化、生态文化于一体的风景名胜旅游区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