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重庆荣昌县在县城北郊大坡地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,发现13座宋、明时期的墓葬群。目前,在荣昌县文广新局的大力协助下,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已完成墓葬群的抢救性发掘搬迁工作。
该墓葬群共发掘清理出墓葬13座,其中宋墓3座、明墓10座。三座宋墓的结构基本一致。墓室分为前后两部分,前部为长方形,四角各立一方形石柱;左、右壁均雕刻仿木建筑结构,正中构筑小龛。三座宋墓墓室壁龛均有内容较丰富的雕刻。图案内容分别为花卉、卷草、瑞鹿衔草、半开门及人物形象,其中M10墓内后龛内雕刻为垂帐妇人图,妇人于正中直立,面部微笑,右手将垂帐挽起,其形象生动传神。明墓皆为石室墓,分别有四室、三室、双室、单室等。顶部除1座墓为拱形顶外,其余皆为平顶;墓室内多构筑成左、右、后三龛的形制,后龛内多有雕刻,其内容有仿木建筑、花草等。
该墓葬群的发掘,为研究重庆地区宋、明历史与文化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。一是大坡地墓地的三座宋墓,明显带有四川、重庆地区宋墓的特点,如大量的仿木结构、四壁的石刻浮雕等,且其形制与威远皇坟坝宋墓、内江顺河大菩萨山宋墓、荣昌沙坝子宋墓、泸县喻寺镇一号墓相近。其中,荣昌沙坝子宋墓的纪年淳熙十二年(1185年),泸县喻寺镇一号墓纪年为淳熙三年(1176年)。据此推断大坡地墓地的三座宋墓的年代应属南宋中期。二是宋墓内的仿木建筑雕刻数量大、种类多,分别有柱、枋、斗、升、栱以及格扇门等,是研究宋代木构建筑的斗栱、构架、装修的形制、结构乃至做法的珍贵实物材料。三是宋墓中人物服饰及发式的辨识。如男性头戴无脚幞头,上身着圆领长袍,下穿直筒袴;女性头梳双髻,内着抹胸及长裙,外穿及膝对襟旋袄,下为直筒长袴。这些人物的服饰与发式对研究南宋服饰艺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。(华龙网)